archive.php

content

孩子米粉可以吃到多大?

很多家长担反映8个月的宝宝不肯再吃米粉,不知道如何办才好。事实上,7-8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尝试末状食物,可以尝试吃烂面条、婴儿粥,不吃米粉属于正常情况。

虽然米粉吃到多大合适没有标准答案,但个人认为,米粉只是过渡,1~2月即可,等孩子能接受末状食物以后,就可以停掉米粉,改为适合宝宝的烂面条、婴儿粥等。

有些孩子1岁了还在用奶瓶喝米粉,这种长时间不恰当的进食米粉等,可能剥夺了孩子尝试其他食物的机会,减少吞咽训练的机会。甚至导致宝宝错过吞咽训练的“窗口期”,甚至导致孩子2岁了仍然不能进食固体食物,一吃固体食物就吐。

宝宝米粉的选购妙招

营养成分:在一项网络调查中,父母为宝宝挑选米粉的时候,营养成分的影响比例占到46.27%,因为营养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宝宝至关重要。

吸收消化:从宝宝的特殊生理功能出发,容易吸收与消化自然也能够理所当然占到27.78%。

使用的便利性:唯一有些奇怪的是,使用的方便性在这个问题上受到了忽略,只有区区1.83%的比例,应该是因为目前大部分婴儿米粉的使用方便性,例如在易于冲调、溶解等性能上大同小异,所以还不至于成为选购婴儿米粉品牌的主要影响因素。

content

宝宝辅食添加最易犯的几种错

要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为断奶作准备,从4-6个月开始,就需要给孩子添加辅食了。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做爸爸妈妈的都会因遇到一些问题而苦恼,比如孩子对新食物的拒绝和不适应,添加的质和量不好控制,辅食制作是否符合营养平衡等等。喂养孩子需要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过早,过晚对宝宝都不利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它完全可以满足4个月前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通常宝宝1-3个月时,只需喝少量的菜汁、果汁,补充一定的维生素,不需任何辅助食品,实际上,许多宝宝都无法适应过早为他们添加辅食。

有的妈妈担心奶水不足影响了宝宝的发育,希望给宝宝更多的营养,过早地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做常常会适得其反,对宝宝身体健康不利。过早地吃米粉等辅食,可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体格生长和脑发育。

也有的妈妈觉得自己奶水充足,有足够的营养喂养宝宝,而推迟添加辅食。其实4个月后的母乳中铁的含量越来越少,需要从辅食中得到补充。有的父母觉得添加辅食太麻烦,特别是宝宝刚开始学习时会弄得一塌糊涂,父母索性将米粉、奶糊装进奶瓶让宝宝喝,或者干脆推迟添加辅食。学习吃辅食对宝宝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营养,刺激牙齿、口腔发育,训练咀嚼及吞咽功能,更是宝宝迈上新的成长阶梯的起点。

把握最佳的添加时机

一般从4-6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晚一些,但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个体差异也不一样,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一些情况供父母参考:

1、宝宝的体重是否足够。体重需要达到出生时的2倍,至少达到6千克。

2、宝宝是否有吃不饱的表现。比如说宝宝原来能一夜睡到天亮,现在却经常半夜哭闹,或者睡眠时间越来越短;每天母乳喂养次数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宝宝仍处于饥饿状态,一会儿就哭,一会儿就想吃。当宝宝在6个月前后出现生长加速期时,是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

3、宝宝的发育是否成熟。宝宝能控制头部和上半身,能够扶着或靠着坐,胸能挺起来,头能竖起来,宝宝可以通过转头、前倾、后仰等来表示想吃或不想吃,这样就不会发生强迫喂食的情况。

4、宝宝是否具有想吃东西的行为。如别人在他旁边吃饭时他会感兴趣,他可能还会来抓你的勺子,抢筷子。如果宝宝将手或玩具往嘴里塞,说明他对吃饭有了兴趣。

5、伸舌反射是否消退。很多父母都发现刚给宝宝喂辅食时,他常常把刚喂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认为是宝宝不爱吃。其实宝宝这种伸舌头的表现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称为“伸舌反射”,说明喂辅食还不到时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个月前后才会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坚持喂辅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仅父母很有挫折感,让宝宝也觉得不愉快,不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6、宝宝尝试吃东西的行为。如果当爸爸妈妈舀起食物放进宝宝嘴里时,他会尝试着舔进嘴里并咽下,他笑着,显得很高兴、很好吃的样子,说明他对吃东西有兴趣,这时你可以放心给宝宝喂食了。如果宝宝将食物吐出,把头转开或推开你的手,说明宝宝不要吃也不想吃。你一定不能勉强,隔几天再试试。

让宝宝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添加辅食只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按着宝宝的月龄添加适当的食物,宝宝就可以渐渐吃很多有营养的食品,但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一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如果隔4-6天之后没有问题,再添下一种。这样宝宝的肠胃可以慢慢适应,以利于消化。如果同时吃多种新食品,出现了食品过敏都不知道是哪种食品引起的。如果发现宝宝有过敏反应,如出疹子、腹泻、呕吐等情况,你要及时找出是什么食物引起的,同时停止添加。

2、对宝宝来说,吃每种新的食物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他可能会因为不习惯新的味道而做个鬼脸,或将食物吐出来。你不能指望每次宝宝都会马上吃下去,所以,每种新食物大约要试很多次才会被宝宝接受。

3、添加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比如米粉,开始只喂宝宝一小勺,第二天多喂二二勺,等宝宝食欲和大便都正常了,对新食物适应了,再慢慢增加分量。

4、给宝宝添加辅食,还要让宝宝以吃奶为主。为了不影响吃奶,要在吃奶半饱后再添加,半饱不饱的时候,宝宝最容易品尝新味道、接受新食物。

5、最好在宝宝心情愉快、你也轻松的状态下喂他辅食,紧张、不愉快的气氛会破坏宝宝的食欲以及对进食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6、辅食添加要根据宝宝的月龄,从谷类开始,向蔬菜水果、鱼肉禽蛋、豆类制品等过渡,也可选择一些婴幼儿营养辅食系列产品作补充。

妈妈最易犯的几种错误

有的妈妈觉得吃饭人人都会,不用学习,给宝宝吃东西就更简单了,妈妈做什么,宝宝吃什么。其实,吃饭是很有学问的,而宝宝的吃比大人还要讲究,如果你还有以下的错误观念和做法,一定要尽快纠正,别因此影响了宝宝的健康。

只给宝宝吃米粉,不吃五谷杂粮:米粉是精制的大米制成的,大米在精制过程中,包在外面的麸皮以及外皮中的成分都被剥离,而大米的主要营养就在外皮中,所以最后剩下的精米只有淀粉。婴儿米粉中的所谓营养是在后期加工中添进去的,也就是所谓的强化,所以吸收当然也不如天然状态的营养好。中国老古话说的“精粮养不出壮儿”,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经常有许多父母抱着宝宝看儿科门诊,说宝宝晚上常哭吵,胃口又不好,不知是不是缺钙。医生给宝宝补充了鱼肝油、钙剂等,吃了一个多月,还是吵闹。其实宝宝不是缺钙,而是缺少维生素B1,维生素B1在五谷杂粮中含量最高,所以,给宝宝吃五谷杂粮是非常重要的。妈妈可将燕麦、小米、玉米等熬成糊糊,给宝宝食用,放在冷藏室内可保鲜3天左右。

认为营养都在汤里,给宝宝光喝汤:有的父母认为汤水的营养丰富,因此只给宝宝喝菜汤、肉汤、鱼汤,甚至用汤来泡饭。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并没有把最好的给宝宝吃。因为,汤里的营养只有5%-10%,更多的都在肉里,再怎么煮,汤的营养也不如食物本身的营养多。还有的父母把青菜、水果煮一煮,给孩子喝汤,觉得这样就可以补充维生素,其实,经长时间煮过的青菜、水果已损失了大量的维生素和营养素。

认为蛋黄是补铁的唯一食品:现在父母给宝宝添加最多的就是蛋黄,蛋黄含有丰富的胆固醇、蛋白质、维生素A、还可以补铁。实际上蛋黄含铁量较高,但吸收率非常低,因为里面的磷酸跟铁结合起来,不容易被宝宝吸收。含铁量丰富的鱼肉、猪肝、鸡、鸭、猪血也都是很好的补铁食品。

认为宝宝月龄小,有些食物不敢给他吃:其实你只要遵循添加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一种到多种,给宝宝一定的适应过程,一般大人能吃,宝宝都是可以吃的。开始宝宝好像能吃的食品不多,但是如果宝宝对每种食品的消化吸收都很好,肠胃也不出问题,很快就可以吃更多东西了。有的肠胃不太适应,或者身体有其他不舒服,比如出牙,可以添加得慢一点,多等几天。

一个宝宝从五、六个月到一周岁,如果平均每周添一种,可以添加30种食品。粮食可以吃大米、小米、燕麦、黑米、小麦、面条;豆类可以吃豆腐等各种豆制品;种子类可以吃芝麻酱、核桃粉;蔬菜类可以吃西兰花、菜花、胡萝卜、黄瓜、土豆;水果类可以吃香蕉、苹果、梨、李子、桃子、芦柑、大枣、葡萄;真菌类可以吃蘑菇、香菇,还可以吃鸡肉、肝粉、鱼粉、虾仁、蛋类和海产。

这样才能做到营养均衡,不会养成宝宝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当然,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宝宝会对某些食物过敏,父母也要仔细观察。

content

为宝宝添加辅食 从米糊开始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新的婴儿喂养报告,提倡在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六个月以后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食物。

从种类讲,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从一个种类过渡到另一个种类的时间可以是一两周。添加时要按从单一到多样的顺序进行,即便是同一种类食物也是如此。比如,初次添加时不要同时给宝宝吃两三种食物。

米粉作为婴幼儿补充谷粉,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并且易冲调、易消化,所以常常是宝宝吃辅食的第一步。

从米粉的形状上来看,辅食米粉大致分为两种:粉状和片状。两者在口感、营养、上火程度、冲调方便性上孰优孰劣呢?

从制作工艺上看,片状米粉是采用湿法干燥工艺(又称糊化工艺、辊筒干燥等),通过先泡米、打浆、配料,再用辊筒干燥、粉碎、造片等过程生产而成的。片状米粉由于是泡米、打浆、配料在先,最后才造片,所以它的营养素混合分布比较均匀。此外,由于片状米粉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更小,所以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和储存过程中的氧化现象。

粉状米粉是采用膨化干燥法,先用高温高压将大米烘焙、膨化后粉碎成粉状,再干混加入营养素和风味物质。这种加工工艺简单,成本比前者低。高压膨化会破坏米粒的结构,高温也容易造成营养素的流失,营养价值不及片状米粉。

宝宝添加辅食前,吃的都是流质食品,像母乳、婴儿配方奶粉,流质食品对宝宝的吞咽功能要求较低。米粉是一种糊状食品,宝宝刚接触时,多少存在不适应。为了能让宝宝更容易适应并接受新的食物,米粉在口感上要尽可能的细滑,易于吞咽。

粉末状的米粉比片状的米粉更精致,吃起来口感更细滑,更容易被吞咽功能较弱的宝宝所接受。

content

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技巧

尽管宝宝已流露出对辅食的兴趣,还是要选择对的时间来喂辅食。

1.选择宝宝心情愉悦的时候,一般可以在白天的一次小睡醒来之后喂。

2.选择宝宝半饱的时候,因为饥饿往往会让宝宝变得烦躁。

妈妈不一定是喂辅食的最佳人选

喝母乳的宝宝,可由妈妈以外其他亲近的人来喂辅食,因为宝宝实在抵挡不住妈妈身上母乳香味的诱惑。

喂辅食请循序渐进

1.用勺子喂。不要把辅食放在奶瓶里,一定要用勺子喂,让宝宝习惯用勺子吃东西。最初可以用勺子喂混合了母乳/配方奶粉的米汤/米糊,也可以先用勺子喂母乳/配方奶粉。

让食物满勺尖,然后把勺尖放在宝宝的上下唇间,不要急着往里送,耐心等宝宝自己咬勺,一旦宝宝咬勺要耐心给予鼓励。

2.少量尝试。宝宝最初只是试吃,量是一个勺尖,他如果喜欢可再增加一个勺尖。

3.多次尝试。添加辅食其实是试吃,要有耐心让宝宝慢慢适应各种新口味,不吃不强迫,可改日再试。

4.质地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一定要给宝宝留足适应的时间。

5.种类由一种到多种。初期一次只能喂一种新食物,做好饮食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宝宝产生过敏等不良反应,父母容易找到“元凶”,可避免或延后再吃。

某种辅食添加了3、4天或1周左右后,发现宝宝对这种食物很适应,就可以接着适量吃,并继续添加另一种新的食物。

宝宝发生疾病或天气炎热时,可暂缓添加新的辅食品种。

辅食制作的原则

1.少放或不放调味品。辅食制作时,应尽可能少糖,可添加少量食用油,不放盐,不加蜂蜜、醋、咖喱、味精、调味汁、固体高汤、清汤料、酒、胡椒粉、芥末、姜粉、花椒等调味品。

2.尽量现做现吃。

TIPS:最大程度保留辅食美味的冷冻方法

按照每次食用的量分成小份,放入保鲜膜/袋中;尽量摊平放置在不锈钢托盘上,可以起到快速冷冻的效果;再将快速冷冻后的食物装入自封口保鲜袋中,挤出空气密封成真空袋,放在冷冻室保存。取用时在常温下(夏季时在冰箱冷藏区)缓慢解冻,然后加热。

稀薄泥糊可装入制冰盒的小格里冷冻。

稍厚泥糊可装入自封口保鲜袋冷冻,将泥糊摊平用筷子在袋外按压印记划分每次的使用量。

丸子等食物先放托盘内用保鲜膜罩着冷冻一下,再放入保鲜袋分装冷冻。

软饭等食物分装在小保鲜盒内,注明食物分量和冷冻时间等。

冷冻辅食需尽快食用,解冻后要重新加热。

content

4-6个月宝宝不可添加固态辅食

4-6个月的宝宝要开始添加辅食了,从只喝配方奶或母乳,逐渐添加一些烂粥、蛋黄、果泥等流食或半固态的食物。不过,有一些家长操之过急,担心宝宝吃不饱,直接给宝宝吃米饭、面条等固态的食物,以至于宝宝的肠胃不适应。儿科专家指出,4-10个月的宝宝,其小肠和大肠的交界处发育还不完全,当遇到饮食习惯突然改变、胃肠炎等或呼吸道感染等自身抵抗力比较弱时,容易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蠕动异常,诱发肠套叠的发生。

4-10个月大的孩子易出现肠套叠

6个月大的丁丁是一个乖宝宝,平时比较少哭闹。在上个月的一天晚上,丁丁变得不同寻常,哭一会,又玩一会,这样哭哭停停差不多一个小时,妈妈发现不太对劲了,此时丁丁也开始变得躁动不安,脸色发白,整个人蜷在一起,并且还呕吐起来,这可把妈妈给吓坏了,急急忙忙把丁丁抱到医院。

到急诊室后,医生给丁丁做检查,发现孩子肚子里隐隐约约有截像小腊肠样的肿块,于是立即安排给孩子照一个腹部B超,最后确诊为“肠套叠”。所幸送来得及时,丁丁还没出现肠坏死的现象,医生通过B超水压灌肠后,很快将丁丁出现套叠的肠子复了位,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乐盛麟说:“孩子要是再晚一点送过来,可能就要做手术了。”

“小儿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管内的一种现象,是2岁内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尤其是4-10个月内的小儿多见。”乐盛麟指出,“这是因为婴幼儿小肠和大肠的交界处发育还不完全,当遇到饮食结构突然改变、肠管本身疾病如肠炎等,或呼吸道感染等自身抵抗力比较弱时,容易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蠕动异常,从而诱发了肠套叠的发生。”

他提醒,肠套叠发生后自动复位的可能性极小,套入的肠管由于受到挤压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肠壁水肿、充血,使肠腔变窄,导致肠梗阻,时间久了,肠管会发生缺血、坏死甚至肠穿孔。

腹部有腊肠样肿块尽快就医

小儿肠套叠发病急,从理论上来说,在发病未超过48小时,而且全身情况尚好的情况下,医生往往会首先考虑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的治疗方式,但如果发病超过了48小时,宝宝可能因为肠管受压缺血,发生坏死甚至肠穿孔,这个时候就只能进行手术治疗了。所以,在平时,家长要多注意和观察宝宝身上发生的各种情绪、行为的变化。乐盛麟说,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考虑肠套叠——

阵发性腹痛哭闹:由于肠子蠕动的特点,当蠕动波到达套叠部位的时候,疼痛才会发生,所以肠套叠发生的时候,玩得正起劲的宝宝会突然哭得很厉害,持续一会后,孩子又不哭了,很快又好了。间隔一段时间后,腹痛又开始了,如此反复发作,疼痛的时候还伴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地哭闹,双腿不由自主地向腹部屈曲。

呕吐:腹痛后一段时间,将出现呕吐,刚开始的时候,呕吐物多为胃内未消化的奶汁或其他食物,可含有绿色胆汁。

果酱样血便:发病大约在6个小时之后,肠套叠小儿可出现暗红色果酱样便,一般无臭味,没有排便的宝宝,在医院做肛门指诊时指套可见染血。这是因为套入部分的肠壁血循环出现障碍,使黏膜渗血混合到肠黏液中随粪便排出。

腊肠样肿块: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在肠套叠宝宝的右上腹或腹部正中触摸到腊肠样的肿块,按压的时候,小儿会哭闹得更加厉害。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出现了以上的症状,最好尽快送往医院请专业的医生作出诊断,以免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要记下孩子开始哭闹的时间,为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content

婴儿辅食不加盐?

婴儿6个月大时,每餐的安排可逐渐开始尝试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安排有水果。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放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这是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建议。

我国居民高血压的高发与食盐的高摄入量有关,要控制和降低成人的盐摄入量,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而且控制越早收到的效果越好。婴儿的肾脏功能发育还不健全,过早地添加盐会增加肾脏负担。婴儿的味觉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对外来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加调味品容易造成婴儿挑食或厌食,给婴儿的食物中少放糖的目的则是预防龋齿。

辅食添加应注意让婴儿逐渐开始尝试和熟悉多种多样的食物,特别是蔬菜类,可逐渐过渡到除奶类外由其他食物组成单独餐。

随着月龄的增加,可逐渐增加到每天三餐,这三餐不包括乳类进食次数。要限制果汁的摄入量、避免提供低营养价值的饮料,以免影响进食量。建议用小勺给婴儿喂食物,对于7月至8月龄的婴儿,应允许其用手握或抓食物吃,到10月至12月龄时鼓励婴儿自己用勺进食,这样可以锻炼婴儿手眼协调功能,促进精细动作的发育。她提醒说,奶类应是6月至12月龄婴儿营养需要的主要来源,建议每天应先保证600毫升至800毫升的奶量,以保证婴儿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母乳仍是6月至12月龄婴儿的首选食品,如母乳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可使用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予以补充。

content

宝宝吃少量酱油比吃盐好?

宝宝吃饭要清淡,6个月前的宝宝绝对不能吃盐,这个观点已经被很多的妈妈接受了。但是,宝宝开始喜欢有味道的食品之后,该怎么给宝宝尤其是小婴儿添加调味料?市面上各种各样标有“婴儿适用”的昂贵酱油到底能不能吃?……

记者在超市看到,各种标有“婴儿适用”的酱油价格都不菲。50ml的售价都在30元左右。据了解,这些酱油多是进口的。除了一种丸天刺身酱油因为含有酒精只能给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其他的海带、鱼汁酱油6个月以上的宝宝都能食用。还有一种柑橘味道的调味汁,是海带和柑橘提取的,宝宝吃了比较开胃。一种鲣鱼提取的酱油,是白酱油,在长伤口的宝宝也可以吃。而这些婴儿酱油一般都是国外进口的,国内很少有厂家生产。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吃酱油比吃盐好

形形色色的婴儿酱油宝宝到底能不能吃?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儿保专家告诉记者,6个月以后的宝宝可以适当地吃一点酱油。而且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吃酱油比吃盐好。因为酱油是黄豆做的,还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食盐的化学名称叫氯化钠,婴幼儿的肾脏和他们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远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所以他没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过多的钠,因而吃盐过多很容易受到损害。并且,这种损害是难以恢复的。酱油则没有这个问题,可以给宝宝调调口味。但是酱油也只能吃少量的。

进口酱油也可选

对于市面上的进口婴儿酱油,专家表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家长可以给宝宝吃。这些酱油一般不含色素,从天然海产品里面提取的,还是比较健康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1岁后的宝宝也可以只吃酱油不吃盐。盐中含有的钠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夏天,或者是出汗多的时候,缺少盐会引起虚脱。要注意的是,宝宝饮食的咸淡口感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成人感到有咸味时,食盐的浓度已经达到0.9%,而宝宝却只需要为0.25%就可以了。

content

祝贺江西众仁食品有限公司网站开通!

祝贺江西众仁食品有限公司网站开通!